春暖花开的时节 正是开展户外活动的好时候 尤其是受疫情的影响 大家已经在家闷了两三个月 现在终于可以走出来 一览阳春好风光 但也正因为“迫切外出”的心情 近期出现了不少户外小事故 有的驴友雨夜被困 有的驴友爬山崴脚 ...... 户外不是你“想玩就能玩” 还是先了解一下那些“户外禁忌”后 再来好好参加户外活动吧 ![]() 禁忌七:在户外活动中暴饮暴食 户外活动时,适当在行进中补充能量,切勿在饥饿难耐时进行暴饮暴食。这样不仅会加重肠胃负担,而且也不便于行走。 因此在徒步过程中勤于喝水,最好是盐水,保持身体酸碱平衡;另外可以放一些糖果在口袋,若是有饥饿感可以先吃一个提供暂时的能量,等找到合适野餐地点时在合理进食,保持体力,保证安全。 禁忌八:运动后骤降体温 驴友们大概都有这样的经历:在运动后体温升高,很想找个水塘洗一下澡,凉爽一下。岂不知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。 试想一下,野外运动后立刻用凉水降温,会使排汗的毛孔立即收缩,会引起生理机能的紊乱,进而导致神经系统失调。 其实在生活中也不应在大汗淋漓时,立即用电风扇的快档吹风降温,这样极其容易引起头痛,感冒。 ![]() 禁忌十一:用体温“烘干”衣服 在我们徒步行走时,若负重较重或者行走过快,身体体温升高后难免会流汗,如果你穿着冲锋衣,里面还有棉质T恤,那么“保温效果”就更好了。 因此被汗浸湿之后非常难干。 很少有人会停下来换掉浸湿的衣物,相反会选择慢慢把汗浸湿的衣物进行暖干,这个方法是不可取的。 若是你这时候你以为可以借助体温烘干,可这恰恰违背了中医的“背寒成疾”之说。因此考虑到对身体健康的影响,还是及时更换湿衣为好。 ![]() 如何拥有一个安全良好的户外体验呢? 这六个基础原则要清楚! 01 行前准备 正确评估自己的体能。 评估自己的个人体能是参与任何户外活动的第一步。参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户外活动,你会享受到更多的户外乐趣。 02 了解目的地天气地貌 了解路线目的地信息不只是领队的任务,每个队员都需要去了解。 了解地质地貌、当地天气、道路植被、野生动物资源、行程数、爬升强度,做到胸有成竹,才能提高行程的安全度与舒适度。 ![]() 03 掌握基本的导航知识 行进在丘陵地貌的山野,里程是强度的重要指标。 而行进在山地,爬升数据将是路线强度的重要参考。(随着爬升强度的提高,里程的重要性将相对弱化) 掌握基本的等高线地图知识,你将可以从容的判断出超出你目视距离外的地形地貌,山谷位置,以及下降坡度。 有预判有计划,能让行程更从容。 04 了解你参与的队伍 与户外理念相近的团队一起活动。 先了解团队的活动风格,包括了解领队的户外风格理念。(很多时候一条很休闲的路线在一个强悍领队的带领下,一样可以成为一条超级虐线) 不鼓励个人行为,户外结伴而行,虽然有些强驴不以为然,但仍旧建议户外二人结伴,三人成队是最低要求,除特殊情况下不得已。 ![]() 05 制定路书 不论是团队本身,还是队伍的个体,都应该以书面形式制定出行计划,作为进行户外活动的依据。 书写一份哪怕最简单的行程扼要提纲,都将是一次很好的路线模拟,对行程过程的脑海强化,会为行程的顺利完成,和遭遇意外时弱化危机。 特别是强度路线对装备的清理,对长行程旅行计划中的疏漏细节,起到有很好的弥补和防范。 06 预备紧急联系人 最后出行前预备紧急联系人,把自己的行程目的地,日期路径和返回时间告知亲友和朋友,在完成行程时及时报平安。 如果你也中标了其中的几条,那就发给你身边喜欢户外的朋友吧,也提醒他们享受安全的户外活动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