截止到目前为止,五一鳌太事件,两人死亡(失温致死),一人失联,仍在搜救中。![]() 失温是如何致命的? 近年来,失温导致山难事故频繁发生,尤其是高海拔的山区,且不说7000米以上专业级登峰极限挑战,仅海拔不到4000米的鳌太穿越线路上,因失温而死亡的就占比80%以上,究其原因,往往是因为对户外常见的失温症状不够重视。 长时间在暴漏在户外环境下, 只要温度够低,能量散失的机制够强, 每一个人都很容易可能成为失温的受害者。 失温必需从预防着手,早期察觉,并迅速适当地处置。 ![]() 造成失温的原因: 海拔愈高,气候的变化愈大,当缺乏适当的保暖设备,或长期暴露在气候恶劣的低温环境下,特别是精疲力竭、衣服潮湿的情况下时,会产生体温下降的生理反应。当体温降到摄氏35度以下时,人体即已进入失温状态。 ![]() 失温的症状有: 感觉寒冷、皮肤苍白、四肢冰冷、剧烈而无法控制的颤抖、言语含糊不清、肌肉不受意志控制、反应迟钝、性情改变或失去理性、脉搏减缓、失去意识等。 ![]() 失温急救措施 人体一旦进入失温状况,可能在数小时之内死亡。严重者可能心跳极慢,呼吸细微,即使呼吸及心跳停止,也不可认定患者已死亡,应立即施以急救处理。失温最重要的急救原则是防止患者继续丧失体温,并逐步协助患者获得正常体温,将患者带离恶劣的低温环境,移至温暖的帐篷或山屋内。脱掉潮湿冰冷的衣物,以干燥温暖的衣物、睡袋等裹住患者全身。若患者意识清醒,则可让他喝一些热而甜的饮料,若已不省人事,则让他以复原姿势躺着。可给与患者热水瓶或施救者以体温传导,以防患者体温再度下降。若患者呼吸及心跳停止,应展开心肺复苏术,并尽快送医。切记不可给患者喝酒,亦不可擦拭或按摩患者四肢,也不可鼓励患者作运动。 ![]() 高海拔户外活动预备 ? 走高海拔的长途户外线路,想要避免失温情况的发生,更重要的往往是前期预防准备,为了保障了户外出行安全,特整理以下这几点,建议驴友们谨记: 1 熟悉路线 出发之前一定要确定好路线,在户外助手上搜索初级线路附近的轨迹,轨迹越密集说明此线路走过的人越多,基本可以确定此轨迹为畅通线路。此外,也可查看轨迹上的标注点(文字、图、语音),查看的信息包含:危险地理环境、露营点、补给点、风景视角等。 ![]() 2 物质配备 行前,一定要准备多于计划消耗的物质,必备:帐篷、睡袋、帽子、保暖衣、急救毯、防水袋、雨具、水、食物、炉具、刀具、备用电源、应急药物等。重点必备:帽子、防水袋、急救毯。人体50%热量从头部散失,所以帽子要一直戴,睡觉也要戴;防水袋是为了保持衣物干燥,防止身体湿了之后,因无干燥衣物更换而大量散热;急救毯裹住身体,可以保持身体失温情况下不继续散失热量。户外出行,关于装备,切记一点,要做到包不离身。 ![]() 3 救援后备 无论何时,都要给自己留一条退路,对讲机、SOS定位救援终端、通知家人行程、路线起点,终点救援站联系方式,并于公安系统报备此次活动行程,以上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一层生命的保护伞。 ![]() 4 天气查询 查询并确定行程每一天的天气,尤其是高海拔处避免遭遇暴风雪天气,避免遭遇恶劣环境,这是要确定的最基本,也是最关键点。 ![]() 5 失温急救知识学习 行前,所有队员都应多阅读有关失温急救知识,了解不同程度失温患者需要采取的急救措施。为他人,也为自己。 ![]() 6 户外保险 队员要买队员险,一份平安,也是对家人一份保障,领队要单独购买领队责任险,这个就不做太多解释了。 ![]() 特别提醒: 如遇到紧急情况、恶劣天气 一定要 下撤!下撤!下撤! 重要的事情说三次! 下撤是对生命应持有的最崇高的尊重! ![]() 虽有不幸, 但是探索世界的脚步不会停。 最后,虽然已是老生常谈,但是还要再提议:具有挑战的户外活动一定要量力参与,一定要组团出行,跟随有经验的领队,切勿冒险、切勿逞能、紧急情况切勿强撑,万事早准备、早预防,探索户外美丽世界,也要安全快乐回家。 ![]() 探路驴,户外探险自驾旅游网!更多更全关于旅游资讯、户外知识、户外经验、户外攻略、自驾知识请到爱旅行、线路攻略、自驾游和户外探险栏目查阅! |